简介

千骑卷平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片甲不留(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只要到了海边,他就能率领大军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平安返回故土。

打定主意,统兵将军再次清点了一下人数,三万七千九百三十二人。

还不算太糟糕,自己带出来的五万人马仅仅折损了一万两千余,相比全军覆没可是强太多了。

饱餐一顿后,统兵将军一声令下,率领大军往正北方向行进。

前行不远处是一条幽深的山谷,山谷两侧的悬崖绝壁足有数十丈之高。即便山谷两侧的悬崖绝壁上埋伏着敌人,如此高的距离也远远超过了弓箭的射程。

自领兵出征以来,统兵将军最害怕的就是敌人如蝗虫一般的箭矢。如果敌人失去了箭矢这一利器,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统兵将军还是派了一些探子进入山谷探查敌情。

不多时,探子回报,山谷内并未发现敌踪。

统兵将军听后长长吁出一口气,大手一挥下达命令,进谷。

山谷幽深且狭长,谷底流淌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的两侧堆砌着数不清的光滑的鹅卵石。

高丽大军行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顺着蜿蜒的小溪进入幽谷深处。

大约半个时辰后,一支响箭冲天而起,山谷谷口两侧的绝壁之上瞬间坠落下无数的滚木、巨石。

紧接着,山谷的前方传来一阵万马奔腾的轰响,一道两丈多高的明亮白线从山谷前方席卷而来。

见到这一幕,统兵将军突然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十九年前,高丽和辽国长达五年的战争进入到第五个年头,高丽西北面行营都统使姜邯赞为阻止辽国大军南下,曾经效仿三国时关羽水淹七军的典故,在辽国大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淤塞河水,水淹辽军,成功的阻挡了辽军南下的步伐。

其后,姜邯赞又在龟州设伏,在辽国大军撤兵的时候痛击辽国大军,取得龟州大捷,迫使辽国皇帝放弃了对鸭绿江江南六个州的索取和高丽国王入朝觐见的要求,并用鸭绿江南数万平方公里的女真故地换取高丽对辽国的称臣纳贡。

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姜邯赞,若是没有龟州大捷,早在十九年前高丽就被辽国灭国了。

这段历史掌故统兵将军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姜邯赞是每一个高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大英雄的英雄事迹他怎么可能不去详细了解,怎么可能不去认真研究。

曾几何时,统兵将领把自己幻想成姜邯赞,在带兵出征的时候,也能唱一出水淹敌军的好戏,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为国家建功立业,为宗室光耀门楣。

今天,当年关羽水淹七军的戏码在他面前上演了,可惜的是,他不是放水的关羽,而是被淹的于禁。

奔腾湍急的溪水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山谷中横冲直撞,瞬间将高丽大军冲撞的四分五裂,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在寂静的山谷中盘旋回荡。

趴在悬崖绝壁上的完颜乌古乃见到这惨绝人寰的一幕,一边拍手,一边大笑:“周教头真是神机妙算啊,咱们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消灭了差不多四万高丽士兵。”

嘴里说着话,完颜乌古乃爬起来下达作战命令:“所有作战小组听令,按照咱们提前商量好的各就各位,不管你们是用弓箭还是用砍刀,务必全歼这支高丽大军。”

军令如山,五百精兵也顾不上精打细算了。虽说俘虏一个高丽士兵得到的奖赏抵得上杀死两个高丽士兵,可山谷里被水淹了的高丽士兵太多了,差不多有四万呢。

这是什么概念,用四万除以五百,平均到每个战士头上就是八十颗脑袋。八十颗脑袋可以换取多少金豆子,不多不少四十粒。

有了这四十粒金豆子,可以娶多少女人,生多少孩子,想想就让人眼馋。

况且,从技术难度上讲,是砍八十颗脑袋容易,还是俘虏四十个高丽士兵容易。这笔账就算是傻子也能算的清清楚楚。

于是乎,幽静的山谷变成了屠宰场,人马接近四万的高丽大军被杀的片甲不留。

喜欢千骑卷平岗请大家收藏:(m.ccxs.cc)千骑卷平岗晨晨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