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国重工: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共工制造系统(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编码规则是钟成制定的,他决定在系统中采用条码管理方式进行物料和设备的管理,由程序、机器代替人工判断,彻底杜绝春节期间发生的那种错装感应器的问题。

刘玉柱则负责对现场的所有纸质报表单据编写成系统报表单据,这项工作非常繁琐。

幸好工艺文件、库存数据的系统录入工作有分厂的人员协助完成,不然就更让他们头痛了。

钟成和桂彬的工作是对共工系统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网络进行规划,同时也对项目成本进行预算。

服务器好说,桂彬就能以最低的成本拼装出适用的服务器,几万块钱就够了。

办公室已经有电脑、网络了,生产现场再配备一些电脑、布上网络也不贵,十几万就搞定。

机床设备只需要安装网卡、网线,本身的数控系统就能完成数据采集和自动执行任务。

他们算下来,费用最高的反而是他们不太重视的条码读码器。

在超市和商场中使用的读码器只要一两百元一把,但那是读取白纸上的一维条码。

在生产现场用的是二维码(dm码,信息储存量更大),并且是用激光打标机在元器件、零部件上打印出来的,必须使用分辨率更高的工业读码器,有手持移动式的,还有固定式的。

手持工业读码器价格都在四五千元以上,固定式工业读码器甚至要上万元一个。

一条齿轮变速箱装配线就要配置六七十个读码器,成本就要三四十万以上,如果推广开来,那还不上千万。

就算公司同意,钟成也不同意,太贵了!

必须降低读码器的成本!

(ps:有读者会问激光打标机不算钱吗?这东西听到很高大上,但其实不贵,20w功率的激光打标机只要五六万一台,一条产线只要一台就够了。)

喜欢大国重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ccxs.cc)大国重工:崛起晨晨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