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汉太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无奈妥协,准备动手(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这个时候,却恰恰是政府最好的机会。

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时机,培养出一批像西汉初年一样的布衣子弟,那么就很可能创造一个和西汉一样强悍的大一统王朝。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身布衣的很多大将谋士比如甘宁、张辽、庞德、田丰、陈宫等人要么因为和时代观念的冲突而死亡,要么因为任用者的魄力不足而不得高官,并且间接造成了三国王朝的短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李燕绥认为自己既然出生在了这个时代,那就要尽可能的挽救这个时代的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好歹兴的时候,百姓还有活下去的权利。

太平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李燕绥不可能让自己的崛起区域内有任何不稳定因素,比如眼前的太原王家。

因为太原王家占据的地方,是李燕绥构想里面的“伊姆园”式的区域。

因为这片区域基本上属于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合理安排还可以使农业生产形式多样化。

明朝时期,在外国高产作物没有流入的时候,黄土高原就可以供养1500万人口,相当于东汉王朝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还多。

只要李燕绥利用好这一点,最起码可以养好一千万以上的人口,让黄土高原成为这个国家的腹地和核心。

那么,李燕绥又怎么会让太原王家在这个李燕绥的“腹地”继续成长呢?

而且,目前来讲仅仅是李燕绥计划中的一环而已。

在太原王家的目光全部被到来的军队和内部的扯皮吸引的时候,李燕绥对晋阳的官吏动手了。

首先是官吏,李燕绥直接命令亲兵卫和司马直按照考成法标准考察了各级官员,几乎将从上到下的官吏全都撸了一遍,然后任命司马直为并州别驾,作为并州文官中仅次于自己的二把手。

司马直也很有能力,很快就带着自己从雁门郡带过来的官吏按照能力和功绩安排到了各个层位,在决定各个位置的时候,李燕绥甚至还初步实行了实习制度。

首先按照是司马直汇报各个位置上的官吏和调动的理由,以及官员的性格,然后李燕绥则根据苍狼和亲卫的调查,进行核实,最后安排在各个地方的人员选择。

此次整顿的效率很高,仅仅半个月,晋阳城的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无数雁门郡的富商也开始将店铺开到了晋阳城,无数因为白波军攻入而流亡的百姓开始被召回,政府给他们分配土地和种子,并且免除一年的赋税。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晋阳城慢慢开始变得繁荣起来,一场大战的创伤,似乎在这么不知不觉间就被抚平。

这一切,都亏了雁门书院。

目前来讲,雁门书院的院长是李燕绥举办雁门书院第一期的第一名,也是李燕绥的得意门生,萧成蹊,当年和陆不言被誉为雁门学校的两大支柱。

学文当学萧成蹊,习武当如陆不言,这是当年雁门郡的一句顺口溜,赞扬了来自书院和军校的两名精英。

他们出身贫寒,却用自身出色的天赋和孜孜不倦的努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深感敬佩。

他们也都是李燕绥给取得名字,出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燕绥希望他们能够用真诚和人品,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更高的成就。

他们也没有辜负李燕绥的期望,陆不言在军中屡立战功,而萧成蹊则是在书院里面教书育人,在他的主持下,雁门书院愈发昌盛。

如今的雁门书院,甚至具备了独立培养合格官吏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李燕绥能够在世家地主面前如此硬气的原因。

就在官员方面的整顿接近尾声之时,李燕绥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一片灰色地带。

喜欢大汉太守请大家收藏:(m.ccxs.cc)大汉太守晨晨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