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继室子的为官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 双更(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谢笙又在心里默了一遍这张信纸上的内容,组织了一番语言,才道。

“依孙儿浅见,高太尉此法,当有三大好处。”

不止是李三舅,就连谢侯也用心听自己儿子说话。他对谢笙的印象,还在几年前,昨日在家所言,也不过是浅见,还是他本人见闻,并没分析什么。如今充满自信、侃侃而谈的谢笙,还是谢侯第一次见到。

“其一,谢家与高家闹掰,人尽皆知,可此时高太尉推了爹出任吏部尚书,直接越过了底下两位侍郎空降。自然就会叫人想到,谢家和高家,是否面上断交,私下却暗度陈仓。”

“爹忠于皇上,皇上也一向信任爹,可高太尉这一手,却是在爹和皇上、云家之间玩了一手离间计。就算皇上或许会信爹,可云家呢?”

李翰林点了点头:“那其二呢?”

“其二自然是高尚书着人相争吏部尚书之位,惹得皇上不快。可高家和云家已成抗争之势,贸贸然叫高家退出,反倒显得高家畏惧。此时推了我爹出来,让云家相疑,又能让高家名正言顺的抽身而退。一举两得。”

“其三……我怀疑,高太尉或许并不想让我爹进兵部。”

谢笙将自己的三点浅见全部说完,谢侯忍不住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李三舅也道:“一石三鸟,太尉端的是好算计。”

李翰林总算露出几分满意,问谢侯:“依你之见,对小满方才所言的第三点,又有何想法?”

“论理,兵部侍郎不会接触底下士兵,统筹居多,高太尉原不该有如此表现,”谢侯道,“除非高太尉真正的心,是在兵部。”

“兵部统筹天下兵马,掌军令、军政、军籍,与武官任免,”李翰林道,“抛出一个吏部尚书,夺兵部之位。若果真叫他将兵部尚书之位摘走,太子就未必愿意俯首听皇上训斥了。”

吏部掌文官,兵部掌武官。虽说看上去,一向是吏部强过兵部,可事实上,真正到了某些时候,手里握着武装的人,才是有资格开口说话的人。

原本高太尉能说得上话,正是因为他身居太尉之职。在前朝时候,列太尉、司徒、司空。一掌军务,一掌政事,一司监察。

太尉本就是总揽军务之官员,开国之初,帝王设六部分权,早已不设三公。高太尉当初权势强盛,手中军权在握,倒成了本朝唯一一例。

自从成了太尉,高太尉可名正言顺的插手各处军务,兵部原是太尉直接管辖之处,不过他却没有真正实施的实权。

先前太尉手中有兵,出口之言无人不听。如今太尉之部皆垂垂老矣,又因其身居高位,并不亲自带军而不得补充,只能作为有限的府兵存在。兵部便渐渐在皇帝的授意下脱离了太尉的掌控。

如今的兵部尚书,表面上和稀泥,其实却是皇帝的人,这是当初太尉对周尚书被贬谪,高尚书入主户部一事,拿出来安抚皇帝的结果,如今却成了太尉要算计的地方。

高太尉渐渐老了,他总要为自己的后人铺路,太子也渐渐大了,若是趁此机会,奋力一搏,此时有高太尉压阵,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所以高太尉有心再拿回兵部实权,将忠于高家的人不知不觉的调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才能做得滴水不漏。

谢笙垂下眼睑,现在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可是它总有一种预感,很快这一切就都会成为现实。

高太尉和高家不同,他心里还有君臣之别,可是高尚书心里有没有,高祺这一代心里有没有,还是未知之数。

虽然谢笙和高家这一代的嫡长孙相处不多,却是和高祺相交颇多。高祺在面对太子的时候,一向以亲戚,而非臣下自居,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若兵部再次在手,或许高太尉不会反,高家日后却说不准。

毕竟高家如今,已经有了户部这个钱袋子,吏部也有个侍郎是高家之人,六部去了将近一半。礼部工部不足为惧,刑部到底独木难支。

“过会儿返家之前,我就叫人去递牌子,明日我就进宫,”谢侯道,“此事,宜早不宜迟。”

“让捧墨去吧,”谢笙道,“他镇日跟着我进宫,与宫中守卫,和一些小黄门都很熟悉,必能办得妥当。”

“可,”李翰林这才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活动了一番筋骨,才对在一旁打了许久酱油的李三舅道,“还坐着做什么,去瞧瞧琛琛在哪儿去。”

谢笙见状,忙主动站了起来:“还是孙儿去吧。”

李三舅原本脸上还有些不愿,此时见谢笙开口,忙也同去。他如今心里颇不是滋味,明明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偏偏最喜欢谢笙这个哥哥。

“得亏你和琛琛年龄相差太大,不然我必不叫你进我家的门,”李三舅和谢笙走在路上,突然煞有其事的对谢笙说道。

谢笙哭笑不得:“三舅,就算我和琛琛年纪相仿,也不能成亲啊。”

“为什么,”李三舅的脸色立刻就变了,眉宇间满是威胁之意,“你还觉得琛琛配不上你了?”

“怎会,”谢笙认真道,“您知道我看过不少医书,民间有外嫁之女,骨血不回流的说法,并非没有根据。表兄妹虽然亲近,可是所生之子有不小的几率是生来有异的。正是因为亲近和宝贝琛琛,才更不能叫琛琛有机会遇到那样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继室子的为官路请大家收藏:(m.ccxs.cc)继室子的为官路晨晨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