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燕藏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真正的困局(七)(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就是本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说的就是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唱的就是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

葛荣不喜欢六月底天气。虽然已经没有雨季的潮湿,但是温差极大,让人难以接受。中午的太阳烤的人躁得慌,大帐里面水汽腾腾;晚上的时候又冷,所以这样的天气冷很容易生病。葛荣的身体倒不会生病,心情却是忐忑不安,如同天气,忽喜忽忧。

说心里话,葛荣不想做叛贼。他也是跟随拓跋珪建国的世家大族子弟,是真正的功臣之后。葛荣也理解做了中原的皇帝之后,不可能再按照原来的方式管理。参照汉人制定官职、定礼仪、定律令、考天象可以理解,设立八部帅,劝课农桑,鼓励农业发展可以理解,可是令朝野人士束发加帽,解散部落,按照地域居住这些东西就有点不可理喻了。

祖宗的东西都不要了吗?

还要改姓?我们鲜卑族的名字都要变了,以后怎么祭祀祖宗。

还要迁都,还要以道教为国教,祭祀孔子?那些汉人的东西,是在一层层拔掉鲜卑人的血性。

居然极力削弱我们拓跋族信奉的佛教,甚至是准备要在全国范围内灭佛。我的天啊,这还有鲜卑族的一点东西吗?我们干脆就叫汉族好了。

那个汉人宰相崔浩终于等 被太武帝杀,可是接下来的孝文帝更激进,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从此鲜卑族完全汉化。我们鲜卑族从此堕落, 宗室高洋王元雍与河间王元堔攀比富贵,重蹈西晋石崇王恺攀比的覆辙。 中央公开卖官鬻爵,宗室贵族疯狂搜刮,兼并土地,尚武之气荡然无存。

对六镇官兵来说,最大的切身问题就是身份越来越卑微。本朝居然开始重视门第,卑薄武人了。进入洛阳的鲜卑贵族进入门阀士族行列,享有政治经济地位,留守在边境的军人集团受到冷落,六镇士兵地位大为下降,与中央政府矛盾激烈。 洛阳的鲜卑贵族跻身士族行列,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留守边镇的鲜卑军人却遭到冷遇,地位锐减,怎么可能服气!

所以京兆王元愉开始联络他时,他一开始拒绝。直到皇太子元恂因为想回到北方,反对汉化被贬为庶民,最后 被赐死河阳。葛荣才知道本朝是不可能再回复原来鲜卑族的荣光了。虽然自己也不喜欢京兆王元愉的霸道和浅陋,但是真正敢动手的人只有他了。

这次布局,真的是耗费苦心,说殚精竭虑一点不为过。亲自与蠕蠕人的商谈,亲自做好一个个手下的转化,真的是耗费了太多时间。还有去说服其他五镇的将领,这是真的辛苦。所幸靠自己的声望,还有激发各位将领心底的不满,也是直到最近才基本上成功。怀朔的部分士兵,沃野的大部分军队,还有武川的部分军队都答应了,毕竟是要恢复鲜卑的荣耀嘛。

中间差一点还被那个贺六浑的小子搅和了,差点泄露出来。不过,葛荣对于长孙都督是不屑一顾的,这些皇亲国戚就是狐假虎威无能之辈。但是段长比较危险,他的人缘和声望绝对不低。幸好,朝中有人好办事,把自己贬到最西边的沃野,正好把沃野变成反抗的根据地。

更凑巧的是,这次出兵,武川的带队军将正好是宇文创智。这是自己的生死兄弟,而且是典型的鲜卑正统派。

这下与蠕蠕人合作围住长孙都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两军对垒,最好的结局就是长孙都督扛不住,投降。如果长孙都督愿意带头反对朝廷,这个首领的位置都可以给他。但是那个段副将是必须要死!那个贺六浑如果聪明识趣的话,可以留下来,毕竟是个人才。

蠕蠕人,贪得无厌。这次合作,居然要把长城给他们驻守,还要大批的粮草金银。忍了吧,只要能带兵攻下平城,重新开始鲜卑族的荣光,这些蠕蠕人,一定会被我们杀光!

我可以对天发誓,我所做的这一切,真的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整个鲜卑人,是为了六镇的兄弟。

可是,长孙都督死不改悔,已经派了三次使者,居然一个都没有回来。也没有说不行,也没有说行。就见他们在不停的挖战壕,树军寨。你们怎么可能熬得住,粮草最多十天,这个我清楚得很。其他三镇的救兵不可能那么快,前后都被封锁了就算。爬山出去也不可能有马,走到最近的抚冥也要300里,柔玄、怀荒就更不可能了。

按照道理,不至于这么蠢啊!葛荣心头略微有点不安。

蠕蠕人虽然可恨,他们的实力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挡在前面,长孙都督跑不掉。我和宇文创智的军力虽然不如长孙,但是守在峡谷口还是没有问题。

现在就只能等了。一切都会好的,葛荣这样宽慰自己。

喜欢燕藏雪请大家收藏:(m.ccxs.cc)燕藏雪晨晨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