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西关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西关街(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今天的西关街热闹非凡,新开张的两家商店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商店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以前在阴历初七举行的农村大集市,依稀记得有次集市上的二人转演出几乎令小镇里所有的男人都倾巢出动,原因一来是那时候娱乐活动相当的少;二来是舞台上阿姨的裙子相当的短。

当时二人转的演出到了“有钱捧个钱场,没钱去借钱再捧钱场”的最后,一胖一瘦的两个人因为谁先上去给穿着超短裙的小姐姐献花而大打出手。

挥拳踢腿的他俩在我的视线里从东打到西,可谓是菜鸡互啄。

刚开始我以为肥头大耳的胖子会靠优秀的抗击打能力取胜,没想到瘦子以秦王绕柱而走式的游击打法,一点一点地耗光了胖子的体力。

最后,瘦子凝聚真气的一拳将胖子以四脚朝天的姿势打翻在地。

眼看斗殴已经结束,索然无味的大家又把目光从打架者的身上转移到了舞台阿姨的身上。

此时此刻,西关街敲锣打鼓的声音把我的思绪牵引回来。

以前鲁迅有篇文章写到“门前有两棵树,其中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现在西关街也新开了两家店,其中一家是水果店,另一家……不是水果店而是药店。

近代的文人墨客们除了美酒与女人之外,最情有独钟的就是皮薄多汁的水果。相传,鲁迅和泰戈尔都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才高八斗到发抖的他俩会怎么分别绘声绘色地描写买水果的经历呢?

鲁迅可能会写成:西关街有许多水果店,我为什么去她老人家那里买呢,大抵是因为她家水果太好吃的缘故吧;泰戈尔可能会写成:我望了望她/她望了望我/我买了她的水果。

两位大文豪的作品风格迥异,保不齐当初看得一头雾水的瑞典评选委员们一目三行地比较了一下,最后稀里糊涂地把诺贝尔文学大奖颁给了泰戈尔。

西关城里套路深,新开的名为“西关大药铺”的药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大概除了古代皇帝们做梦都求之不得的长生不老药和后悔药之外,世间所有的药品都在此上架销售了。

迈着小碎步的我走了进去,像是没见过市面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东张张、西望望,好奇心爆棚。

号称“为期十年的清仓大甩卖”的打折促销活动让西关城的病号们纷纷扎堆于此,致使药店里人满为患,让我的买药之路变得举步维艰。

病人们焦急地左顾右盼,力求能找到让生命继续延续下去的尿手回春的药品。

如果这家张灯结彩的药店要是在南亚次大陆的话,相信他们当地人可能会在某个特定时间出其不意地大跳特跳一段令人心生不解的带有浓重咖喱风情的舞蹈。

没有咖喱和舞蹈的南亚就好像是没有爱情与杀戮的《权力的游戏》,整个区域将会变得毫无乐趣可言。

药店里卖六味地黄丸药物的窗口处挤满了风烛残年的中老年人,这不禁令人十分担忧他们的夜生活。

前面排起长龙的队伍里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回头瞟了我一眼,虽然鄙夷的神情从他浑浊的眼睛中转瞬即逝,但不难看出他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么年轻就用这个,真是个废物。

卖六味地黄丸的窗口服务员是个服务热情周到的看上去30岁到50岁的女人。不得不说化妆品真是个神奇的东西,20个年龄段都能跨越。

更难能可贵的是,女服务员对这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都了如指掌,相信她私下里一定对这药物做过亲身的实践与调查,这份敬业精神也令人感动不已。

最后一气呵成地买完了药,准备屁颠屁颠地打道回府时,我假装随口问了兢兢业业的女服务员一句:“你还记得我吗?”

她挤眉弄眼地做出思考状,不过一脸茫然的表情证明她思考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出于良好的职业服务态度,她最后还是笑呵呵地说:“记得,你是老顾客了。”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来这家药店给室友小四买药的过程。

小四是个很有生活规律的人,他七点准时排尿,八点准时睁眼起床,床单更换得那叫一个勤快。

俗话说嫁鸭随鸭,他的女友也变得很有看望规律,她每周六来看望一次小四。

每当到了周六晚上,与女友鹊桥相会的小四都会将房门紧闭。他屋子里的电视机声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亦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我以前还纳闷为何这两人精神充沛到能看一整晚的喜羊羊大战灰太狼,现在想想开电视机极有可能是为了掩盖其他不可名状的声音,分析过程省略一万字。

买完药之后,小肚子饥肠辘辘的我走进了一家简称“黑店”的黑暗料理店,料理菜谱上有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道菜,名为《猫肉过河》。

真是谢天谢地,西关街的爱猫人士没有爱狗人士那么激进,否则爱狗人士便可代替拆迁大队对此黑店进行“装修”了。

我觉得吧,其实那些动物保护组织里的成员大多都是狗粉和猫粉,虽然苍蝇也是动物,但这些人是不会爱苍蝇的。

正当我思考“猫肉过河”究竟是啥菜时,一个步伐妖娆的阿姨过来请我点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关往事请大家收藏:(m.ccxs.cc)西关往事晨晨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